字号设置:[ 大 中 小 ] 来源: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日期:2017.08.15
近日,由中国残联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支持的2017年“全民健身日”暨“第七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在全国各地拉开了序幕。开展残疾人健身周活动是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各地各级残联、体育部门、残疾人专门协会按照落实残疾人群众康复健身体育“六个落在身边”的总体要求,把满足残疾人对体育康复健身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地方特色、残疾人特点,重点组织实施了适合各类重度不易出户残疾人的“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把康复健身体育器材、方法和指导服务送送到残疾人身边。健身周期间,基层广大残疾人健身爱好者围绕“健身每一天,喜迎十九大”的主题,参与到不同层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自身特点的系列群众体育康复健身活动中去。通过活动的带动,体育康复健身逐渐成为了很多残疾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康复体育进家庭”让很多重度残疾人动了起来,生活更加幸福。下面是湖南省长沙市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受助残疾朋友的故事:
图为彭水林在家中练习拉力器
每天清晨,家住长沙高位截肢的彭水林睁开眼睛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身边的健身器,要么连举100多次哑铃,要么拉100下拉力器,十几年来从未间断。要知道,这么大的运动量,便是对于一个健全的人也是个不小的挑战,更别说他这个世界上截肢面积最大、存活时间最长的半体截除术患者。2004年3月9日,在深圳打工的彭水林遭遇了一场车祸,经过近20位专家医生的联合抢救,虽然失去了半截身子,但他活过来了。为了能够高质量的活下去,他开始借助于中国残联“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项目”,由省市残联针对其身体特殊情况,专门给他配备了哑铃、拉力器等健身器材,为他开展健身锻炼创造条件,同时进行康复体育指导。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他的手臂力量得到了一定地提升,身体除了一些感染症状外,依旧保持着非常健康的身体机能。不但如此,他还开设了一家名叫“半截人”的便利店。只要有空,他便四处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健身经历鼓励更多的人追求幸福的生活。
图为石建国在家中进行臂力练习
无独有偶,同样生活在长沙的盲人石建国也对健身情有独钟。尽管眼睛看不见,但他从十来岁起便每天练习八段锦。加入“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项目”之后,茶余饭后都要在踏步车上运动,强化自己的心肺功能。即便是与邻居闲聊时,他也会通过把玩保健球让手指、手掌、手腕弯曲伸展灵活。要说他最擅长的体育项目就是单杠,每天几十个引体向上是必不可少的。健身不但让他在从事按摩工作中游刃有余,还给他带来了不少生活的乐趣。他不但自己健身,还要拉上身边的人一同健身。用他的话说,残疾并不可怕,健身能让自己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